龚立群委员是农业大省河南省的政协副主席,因此,他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农村保障方面,今年龚委员所在的民建界,就提出了2份关于农村低保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提案。
破解农民看病难:建立乡村医生流动机制
2009年第三季度,由龚立群牵头,河南省政协展开了对农村低保领域的一项大范围调研。但通过在各地的调研发现,农村的保障问题,除了低保外,医保也是个大问题。
“本来是想调研低保情况,顺带发现了医保方面的问题”。龚委员对记者说,目前农村医保存在保大病不保小病、因病返贫等现象,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根据目前医保政策,在外打工的人员只能在原籍报销医疗费用,“在外地看病需要报批,但这往往耽误看病,造成农民工看病难。”对此,龚委员提到河南信阳有一个很好的模式,即建立专门为在外务工者看病的门诊中心,集中解决在外务工人员的医保问题。
此外,乡村医疗机构人员学历低、素质低也是个大问题。对此,龚委员的建议主要有两个:建立起流动机制,要求大医院医生和乡镇医生互相交流;其次,在招聘方面做文章,比如要求应聘大医院的医生至少要有一年以上在乡村医疗机构工作的经历等。
破解农村低保难:整合各部门资源
谈完了关于医保方面的问题,龚立群与记者的对话主题回到了调研的最初目的——农村低保问题上。调研中,他发现,农村低保问题错综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
“首先是认证难。”龚委员说,低保户指标通常是村委会说了算,没有统一标准,就容易滋生问题。因此,2009年,曾出现过“要求低保户申报财产”的声音,对此,龚委员直言到:“这个想法很天真,至少在农村行不通。”
其次,管理混乱。“低保户的信息应该是动态的,每户每年的财产收入都有变化,最好是用电脑来管理,但农村的信息管理很落后,几乎都是靠手写,基本不用电脑。”此外,龚委员还发现,农村的保障认证分散在各个部门,比如民政部门就只认低保,社保部门只认医保等等。对此,龚委员建议,最好能把资源整合一下,集中起来形成合力,既能节省人力,节省资源,也方便了农民。“但这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努力。”